《山西政报》杂志社
首页 > 期刊导读
 
/ / /
 

山西:关于面食的101种想象

 
来源:山西政报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4-02
 
爱吃面的人,千万不能错过山西。 都说“世界面食在中国,中国面食在山西”,这里的面食凭实力称霸面条界,无论在《舌尖上的中国》还是《风味人间》,你都能看到它的身影。在这里,人们对于面食的想象多达上百种,专治各种不服气。 不信?那就跟我们一起“穿越”到山西,打破对面食的刻板印象吧。 刀削面的诞生,竟源自一次“意外” 外地人最熟悉的山西面食,非刀削面莫属了。 关于刀削面的诞生,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。据说元朝建立以后,家家户户的金属刀具都被没收了,官府规定十家人共用一把菜刀,做饭的时候轮流借用。某天,一位老大爷去借刀,发现刀被人借走还没还回来,可是自家的面已经和好了,老伴正急着用刀切面下锅。老大爷走在回家路上,正不知该怎么办的时候,突然被地上的薄铁片绊了一跤,于是干脆把它捡起来带回家,让老伴用这个铁片切面。老伴一看铁片,生气地说:“你这是瞎侃。”侃和砍同音,这反倒提醒了老大爷,于是他左手托起面团,右手持铁片,站在开水锅边“砍”面,面叶一片片落入锅内。煮熟后一尝,口感竟然出奇的好,就这样,刀削面诞生了。 面条界的“高级定制款” 虽然刀削面名气最大,但你要是以为“山西面食=刀削面”,那可就太小瞧山西人的想象力了。在吃面这件事情上,他们开了无数个脑洞。 光是用来做面食的材料就多达几十种,比如小麦、高粱、荞麦、莜麦、玉米等等。制作方法就更丰富了,先拨、拉、揪、削、擀、抿、擦,再蒸、煮、煎、炸、焖、烙、炒……念起来就跟绕口令似的。 毕竟,山西人随手抓到任何一样工具,都可以拿来做面——剪刀可以做剪刀面,擦黄瓜的擦丝器可以做抿尖,一根筷子也能拨出可口的剔尖。 哪怕没有工具也没关系,山西人有着“贵客登门不动刀”的质朴传统,仅凭一双巧手,也能把看似无聊的面团玩出各种花样。 丰富的制作方法、各式浇头和油盐酱醋调和,让人目不暇接。在这里,即使每天都吃面,也能365天不重样。难怪山西面食号称“一样面百样做,一样面百样吃”,就连山西“土著”们,也不敢拍着胸脯保证自己每种都吃过。 有人说:如果把超市里随处可见的机制挂面称为“基本款”的话,那山西面食大概就属于面条界的“高级定制款”。对于山西人来说,面食早已不再是仅供果腹的食物,而是一种生活的艺术。 驼峰熊掌岂堪夸,拨鱼猫耳实且华 山西面食如此丰富,与山西的地理位置和种植习惯是分不开的。 这片土地被太行山、吕梁山所切割,又为黄土所覆盖,是典型的山地高原。山地面积就占去了整个山西地貌的七八成,剩下的耕地面积少,气候也相对寒冷和干燥。 但在这样的环境下,耐寒耐旱的杂粮谷物,却茁壮生长起来。山顶和山脚的巨大温差,又恰好满足了各式杂粮的生长条件。小麦、莜麦、荞麦等谷物被研磨成粉,成为山西人制作面食的丰富原料。 杂粮制成的面食营养丰富、热量高,所以在很多山西人眼里,想要扛饿还是得吃面,管饱又健康。于是,面逐渐演变为山西人饭桌上的主基调。 和以大米为主食的南方城市不同,在山西,你要是说想吃“饭”,端上桌的不一定是大米饭,也可能是各种面或者馍馍。 山西面食不仅丰富多样,而且口感老少咸宜,吃过的都说好。 当年山西太原的晋阳居饭店迁到北京,更名为“晋阳饭庄”,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慕名而至,连点三样特色面食——刀削面、猫耳朵、拨鱼儿各一小碗。老舍先生吃完十分满意,作为一位知名“美食家”,自然要打出五星好评替他们宣传宣传,于是提笔写下“驼峰熊掌岂堪夸,拨鱼猫耳实且华。四座风香春几许,庭前十丈紫藤花”的诗句。和山西面食相比,哪怕是驼峰熊掌也显得不值一提,可见这位“顾客”的满意度有多高。 还有一种说法是,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·波罗正是受到山西面食的启发,将中国制面工艺带回了自己的国家,发展出了风靡世界的意大利面。无论这种说法是否属实,意面和山西面的确有很多相似之处,意大利人和山西人在吃面这件事情上体现出的热情与创造力,也是惊人的一致。 最正宗的味道,就是家的味道 可能有人会感到奇怪:既然山西面食这么厉害,为什么外地很少见到山西面馆呢? 要回答这个问题,就不得不提到山西人的“吃面鄙视链”了——机器制面永远比不上手工制面,面馆里的面永远赶不上家里的面。 在山西,家家户户都会做面,所以每户人家都有自己的制面秘方。妈妈亲手做的白面,浇上自家做的西红柿卤子,就着蒜和老陈醋,吃完再喝一小碗面汤,这就是山西人心目中最正宗的味道。 不过,这也正是山西面食难以大规模推广的原因——因为好吃的面食大多深藏在山西百姓的家中,每家的口感和味道都可能有所不同,面馆很难去复制。 唯一的例外就是刀削面,因为它能够批量快速制作,没有其他面食那么费时费力,制作过程又有独特的观赏性,因此成功“出圈”。但恐怕山西人在外地吃到“山西刀削面”,还是会皱一皱眉,表示“这不是我认识的那碗刀削面”! 面食之于山西人,是平凡的烟火气,是家的味道。一代又一代的山西人,把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变成创意,再用扎实的面团去一一实现。无论游子走到天南海北,最放不下的,依然是那碗热腾腾的手工面,和深藏在面里那份对于家乡的眷恋。 乘风破浪的山西面食 为了揭开山西面食的神秘面纱,我们精心准备了一场“选秀”,由8位各具特色的选手依次进行“才艺”展示。快来pick你最爱的那碗面,让它在你的舌尖上尽情乘风破浪吧! 1号选手:刀削面 ● 流量担当 刀削面讲究即削即吃,一手托面,一手握刀,手起刀落,面叶便争先恐后地跳入锅中。传统削面刀削出的面棱锋分明,中间厚边缘薄,形似柳叶。在滚水中稍煮片刻后捞起,再浇上家常的西红柿卤或肉卤,一口下去,外表滑软,内里筋道,越嚼越香。刀削面是山西面食中当之无愧的流量担当,在全国各地都享有知名度,但在山西本地人眼里,它只不过是面食界的一位路人甲。 2号选手:猫耳朵 ● 可爱担当 据说,当猫咪失去耳朵的时候,没有一个山西人是无辜的。这当然是一句玩笑话,山西人餐桌上的“猫耳朵”也是面食的一种,因形似猫咪的耳朵而得名,非常小巧可爱。正宗的猫耳朵只能手工制作:先把面切成边长1厘米左右的小方块,大拇指压在案板上用力一搓,一个卷曲的猫耳朵就成型了,因此做一大碗相当费时费力。煮熟的猫耳朵口感绝佳,吃起来Q弹有嚼劲,中间的凹陷还会带来“灌汤”的惊喜。 3号选手:莜面栲栳栳 ● 造型担当 莜面栲栳栳(lǎo)是一种以莜麦为原料的面食,因为卷起来的样子像栲栳(一种用柳条编的斗状容器,又名笆斗),所以被当地人叫做栲栳栳。虽然这位选手有一个拗口的名字,但奇特的“造型”绝对让人过目不忘。碾薄的面片在手中轻轻一甩,两头一搭,然后一个挨一个整齐地码在蒸笼里,看上去酷似蜂窝。蒸好的栲栳栳呈淡淡的黄褐色,口感筋道而不沾牙,浇上羊肉蘑菇臊子,配着汤和老陈醋,能使人胃口顿开,回味无穷。 4号选手:饸饹面 ● 传统担当 饸饹(hé le )面是用饸饹床压制的粗面条。饸饹床就像一个放大版的压蒜器,把面团挤压成粗细一致的长条。制作时需要把饸饹床架在灶沿上,锅里煮开了水,压出来的面直接进锅,煮熟后捞起,就像从河里捞出来一样,所以又叫河捞面。因为饸饹面绵长均匀,被民间视为长命百岁、幸福和睦的象征。据说西晋时期,“竹林七贤”中的刘伶罢官后开过一家小饭馆,他专门按照古籍的记载制成饸烙面,作为饭馆的特色食谱之一。 5号选手:豆角焖面 ● 经典担当 豆角和焖面是山西面食中的经典cp。焖面用到的面条既要细,也要硬:只有够细才能快速地焖熟,不至于夹生;但又要够硬,才经得起长时间的焖制。焖出来的面条柔软而有韧劲,充分浸透酱汁后带有一丝酱黄色。一筷子面条夹着甜糯的豆角,“呼噜”吃上一大口,边吃边往面里加老陈醋,再“咔嚓”咬一小口生蒜,蒜香的微辣和焖面的香醇融合在一起,平凡的食材也能在舌尖跳起舞来。 6号选手:面鱼鱼 ● 灵巧担当 面鱼鱼也是一种纯手工制成的面食,常常用莜面或者高粱面制成。制作时,掐一小团面块放在掌心,双手合十,像搓绳子一样搓几下面团,力道必须拿捏得恰到好处,两头稍用力,中间稍放松,就能搓出两头尖、中间圆滚滚的面鱼鱼,十分适合全家人一起边玩边做。熟练之后甚至可以一次搓三根,七长八短的面鱼鱼会像真正的小鱼一样从手心里游出来。蒸熟或煮熟后拌卤即可食用,也可以浇上事先熬制的辅菜,颇具特色。 7号选手:闻喜煮饼 ● 甜蜜担当 山西面食这座宝库里,当然不只有扎实的主食,面粉制成的点心小食也层出不穷。闻喜煮饼就是其中代表。晋南民间把“炸”称为“煮”,所以煮饼其实是炸制的,形似圆月,饼皮松软,酥沙香甜的蜜馅儿能拉出闪亮的细丝,吃起来甜而不腻。据说早年有人给鲁迅带过闻喜煮饼,鲁迅看到饼面沾有一层芝麻,像珍珠一样晶莹,说“煮饼”应该写作“珠饼”才对,后来还把闻喜煮饼写进了小说。 8号选手:花馍 ● 艺术担当 最朴实无华的白面馒头,到了山西人手里也能玩出花样来。逢年过节,人们会用面粉制作出造型各异的花馍,过年时做的又叫年馍。花鸟鱼虫、历史人物、民间传说等等,都是山西人制作花馍时的灵感来源。在这里,馒头被赋予了不同的寓意,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。朴实而生动的花馍,早已超出果腹的范畴,成为一种民间艺术,还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 展示到此结束,你有没有选出心目中的山西面食C位呢?如果暂时没有也不要紧,碍于本次展示名额有限,揪片、擦尖、剔尖、碗托、不烂子、牛肉丸子面等诸多选手还没来得及登台,如果有机会去山西旅行,记得千万要好好品尝哦! 爱吃面的人,千万不能错过山西。都说“世界面食在中国,中国面食在山西”,这里的面食凭实力称霸面条界,无论在《舌尖上的中国》还是《风味人间》,你都能看到它的身影。在这里,人们对于面食的想象多达上百种,专治各种不服气。不信?那就跟我们一起“穿越”到山西,打破对面食的刻板印象吧。刀削面的诞生,竟源自一次“意外”外地人最熟悉的山西面食,非刀削面莫属了。关于刀削面的诞生,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。据说元朝建立以后,家家户户的金属刀具都被没收了,官府规定十家人共用一把菜刀,做饭的时候轮流借用。某天,一位老大爷去借刀,发现刀被人借走还没还回来,可是自家的面已经和好了,老伴正急着用刀切面下锅。老大爷走在回家路上,正不知该怎么办的时候,突然被地上的薄铁片绊了一跤,于是干脆把它捡起来带回家,让老伴用这个铁片切面。老伴一看铁片,生气地说:“你这是瞎侃。”侃和砍同音,这反倒提醒了老大爷,于是他左手托起面团,右手持铁片,站在开水锅边“砍”面,面叶一片片落入锅内。煮熟后一尝,口感竟然出奇的好,就这样,刀削面诞生了。面条界的“高级定制款”虽然刀削面名气最大,但你要是以为“山西面食=刀削面”,那可就太小瞧山西人的想象力了。在吃面这件事情上,他们开了无数个脑洞。光是用来做面食的材料就多达几十种,比如小麦、高粱、荞麦、莜麦、玉米等等。制作方法就更丰富了,先拨、拉、揪、削、擀、抿、擦,再蒸、煮、煎、炸、焖、烙、炒……念起来就跟绕口令似的。毕竟,山西人随手抓到任何一样工具,都可以拿来做面——剪刀可以做剪刀面,擦黄瓜的擦丝器可以做抿尖,一根筷子也能拨出可口的剔尖。哪怕没有工具也没关系,山西人有着“贵客登门不动刀”的质朴传统,仅凭一双巧手,也能把看似无聊的面团玩出各种花样。丰富的制作方法、各式浇头和油盐酱醋调和,让人目不暇接。在这里,即使每天都吃面,也能365天不重样。难怪山西面食号称“一样面百样做,一样面百样吃”,就连山西“土著”们,也不敢拍着胸脯保证自己每种都吃过。有人说:如果把超市里随处可见的机制挂面称为“基本款”的话,那山西面食大概就属于面条界的“高级定制款”。对于山西人来说,面食早已不再是仅供果腹的食物,而是一种生活的艺术。驼峰熊掌岂堪夸,拨鱼猫耳实且华山西面食如此丰富,与山西的地理位置和种植习惯是分不开的。这片土地被太行山、吕梁山所切割,又为黄土所覆盖,是典型的山地高原。山地面积就占去了整个山西地貌的七八成,剩下的耕地面积少,气候也相对寒冷和干燥。但在这样的环境下,耐寒耐旱的杂粮谷物,却茁壮生长起来。山顶和山脚的巨大温差,又恰好满足了各式杂粮的生长条件。小麦、莜麦、荞麦等谷物被研磨成粉,成为山西人制作面食的丰富原料。杂粮制成的面食营养丰富、热量高,所以在很多山西人眼里,想要扛饿还是得吃面,管饱又健康。于是,面逐渐演变为山西人饭桌上的主基调。和以大米为主食的南方城市不同,在山西,你要是说想吃“饭”,端上桌的不一定是大米饭,也可能是各种面或者馍馍。山西面食不仅丰富多样,而且口感老少咸宜,吃过的都说好。当年山西太原的晋阳居饭店迁到北京,更名为“晋阳饭庄”,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慕名而至,连点三样特色面食——刀削面、猫耳朵、拨鱼儿各一小碗。老舍先生吃完十分满意,作为一位知名“美食家”,自然要打出五星好评替他们宣传宣传,于是提笔写下“驼峰熊掌岂堪夸,拨鱼猫耳实且华。四座风香春几许,庭前十丈紫藤花”的诗句。和山西面食相比,哪怕是驼峰熊掌也显得不值一提,可见这位“顾客”的满意度有多高。还有一种说法是,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·波罗正是受到山西面食的启发,将中国制面工艺带回了自己的国家,发展出了风靡世界的意大利面。无论这种说法是否属实,意面和山西面的确有很多相似之处,意大利人和山西人在吃面这件事情上体现出的热情与创造力,也是惊人的一致。最正宗的味道,就是家的味道可能有人会感到奇怪:既然山西面食这么厉害,为什么外地很少见到山西面馆呢?要回答这个问题,就不得不提到山西人的“吃面鄙视链”了——机器制面永远比不上手工制面,面馆里的面永远赶不上家里的面。在山西,家家户户都会做面,所以每户人家都有自己的制面秘方。妈妈亲手做的白面,浇上自家做的西红柿卤子,就着蒜和老陈醋,吃完再喝一小碗面汤,这就是山西人心目中最正宗的味道。不过,这也正是山西面食难以大规模推广的原因——因为好吃的面食大多深藏在山西百姓的家中,每家的口感和味道都可能有所不同,面馆很难去复制。唯一的例外就是刀削面,因为它能够批量快速制作,没有其他面食那么费时费力,制作过程又有独特的观赏性,因此成功“出圈”。但恐怕山西人在外地吃到“山西刀削面”,还是会皱一皱眉,表示“这不是我认识的那碗刀削面”!面食之于山西人,是平凡的烟火气,是家的味道。一代又一代的山西人,把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变成创意,再用扎实的面团去一一实现。无论游子走到天南海北,最放不下的,依然是那碗热腾腾的手工面,和深藏在面里那份对于家乡的眷恋。乘风破浪的山西面食为了揭开山西面食的神秘面纱,我们精心准备了一场“选秀”,由8位各具特色的选手依次进行“才艺”展示。快来pick你最爱的那碗面,让它在你的舌尖上尽情乘风破浪吧!1号选手:刀削面 ● 流量担当刀削面讲究即削即吃,一手托面,一手握刀,手起刀落,面叶便争先恐后地跳入锅中。传统削面刀削出的面棱锋分明,中间厚边缘薄,形似柳叶。在滚水中稍煮片刻后捞起,再浇上家常的西红柿卤或肉卤,一口下去,外表滑软,内里筋道,越嚼越香。刀削面是山西面食中当之无愧的流量担当,在全国各地都享有知名度,但在山西本地人眼里,它只不过是面食界的一位路人甲。2号选手:猫耳朵 ● 可爱担当据说,当猫咪失去耳朵的时候,没有一个山西人是无辜的。这当然是一句玩笑话,山西人餐桌上的“猫耳朵”也是面食的一种,因形似猫咪的耳朵而得名,非常小巧可爱。正宗的猫耳朵只能手工制作:先把面切成边长1厘米左右的小方块,大拇指压在案板上用力一搓,一个卷曲的猫耳朵就成型了,因此做一大碗相当费时费力。煮熟的猫耳朵口感绝佳,吃起来Q弹有嚼劲,中间的凹陷还会带来“灌汤”的惊喜。3号选手:莜面栲栳栳 ● 造型担当莜面栲栳栳(lǎo)是一种以莜麦为原料的面食,因为卷起来的样子像栲栳(一种用柳条编的斗状容器,又名笆斗),所以被当地人叫做栲栳栳。虽然这位选手有一个拗口的名字,但奇特的“造型”绝对让人过目不忘。碾薄的面片在手中轻轻一甩,两头一搭,然后一个挨一个整齐地码在蒸笼里,看上去酷似蜂窝。蒸好的栲栳栳呈淡淡的黄褐色,口感筋道而不沾牙,浇上羊肉蘑菇臊子,配着汤和老陈醋,能使人胃口顿开,回味无穷。4号选手:饸饹面 ● 传统担当饸饹(hé le )面是用饸饹床压制的粗面条。饸饹床就像一个放大版的压蒜器,把面团挤压成粗细一致的长条。制作时需要把饸饹床架在灶沿上,锅里煮开了水,压出来的面直接进锅,煮熟后捞起,就像从河里捞出来一样,所以又叫河捞面。因为饸饹面绵长均匀,被民间视为长命百岁、幸福和睦的象征。据说西晋时期,“竹林七贤”中的刘伶罢官后开过一家小饭馆,他专门按照古籍的记载制成饸烙面,作为饭馆的特色食谱之一。5号选手:豆角焖面 ● 经典担当豆角和焖面是山西面食中的经典cp。焖面用到的面条既要细,也要硬:只有够细才能快速地焖熟,不至于夹生;但又要够硬,才经得起长时间的焖制。焖出来的面条柔软而有韧劲,充分浸透酱汁后带有一丝酱黄色。一筷子面条夹着甜糯的豆角,“呼噜”吃上一大口,边吃边往面里加老陈醋,再“咔嚓”咬一小口生蒜,蒜香的微辣和焖面的香醇融合在一起,平凡的食材也能在舌尖跳起舞来。6号选手:面鱼鱼 ● 灵巧担当面鱼鱼也是一种纯手工制成的面食,常常用莜面或者高粱面制成。制作时,掐一小团面块放在掌心,双手合十,像搓绳子一样搓几下面团,力道必须拿捏得恰到好处,两头稍用力,中间稍放松,就能搓出两头尖、中间圆滚滚的面鱼鱼,十分适合全家人一起边玩边做。熟练之后甚至可以一次搓三根,七长八短的面鱼鱼会像真正的小鱼一样从手心里游出来。蒸熟或煮熟后拌卤即可食用,也可以浇上事先熬制的辅菜,颇具特色。7号选手:闻喜煮饼 ● 甜蜜担当山西面食这座宝库里,当然不只有扎实的主食,面粉制成的点心小食也层出不穷。闻喜煮饼就是其中代表。晋南民间把“炸”称为“煮”,所以煮饼其实是炸制的,形似圆月,饼皮松软,酥沙香甜的蜜馅儿能拉出闪亮的细丝,吃起来甜而不腻。据说早年有人给鲁迅带过闻喜煮饼,鲁迅看到饼面沾有一层芝麻,像珍珠一样晶莹,说“煮饼”应该写作“珠饼”才对,后来还把闻喜煮饼写进了小说。8号选手:花馍 ● 艺术担当最朴实无华的白面馒头,到了山西人手里也能玩出花样来。逢年过节,人们会用面粉制作出造型各异的花馍,过年时做的又叫年馍。花鸟鱼虫、历史人物、民间传说等等,都是山西人制作花馍时的灵感来源。在这里,馒头被赋予了不同的寓意,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。朴实而生动的花馍,早已超出果腹的范畴,成为一种民间艺术,还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展示到此结束,你有没有选出心目中的山西面食C位呢?如果暂时没有也不要紧,碍于本次展示名额有限,揪片、擦尖、剔尖、碗托、不烂子、牛肉丸子面等诸多选手还没来得及登台,如果有机会去山西旅行,记得千万要好好品尝哦!

文章来源:山西政报 网址: http://sxzb.400nongye.com/lunwen/itemid-21410.shtml


上一篇: 山西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设计和手工教学中的应
下一篇: 《山西政报》更名为《山西省人民政府公报》公告



点击在线投稿

 
/ / /
 
 
 
 

Copyright 2001-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
本站不是《山西政报杂志社》官网,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,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。